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子传说
龙子的二十种形态与职责
文献依据
龙子形象源自《龙子图志》与民间传说,主要记载于明代《云笈七签》卷八十二
龙子列表
- 囚牛(音乐)
- 睚眦(武艺)
- 嘲风(守卫)
- 蒲牢(钟鸣)
- 狻猊(烟火)
- 狎鱼(治水)
- 安骥(驯马)
- 负屃(负碑)
- 狻猊(腾云)
- 螭吻(吞火)
- 蒲牢(镇水)
- 狎鱼(捕鱼)
- 安骥(载物)
- 负屃(驮石)
- 狻猊(护法)
- 螭吻(守门)
- 蒲牢(警醒)
- 狎鱼(捕猎)
- 安骥(运输)
- 负屃(搬运)
职责对照表
序号 | 名称 | 职责 |
---|---|---|
1 | 囚牛 | 司掌音乐 |
2 | 睚眦 | 精通武艺 |
3 | 嘲风 | 镇守城池 |
4 | 蒲牢 | 钟鸣警示 |
5 | 狻猊 | 掌管烟火 |
6 | 狎鱼 | 治理水域 |
7 | 安骥 | 驯养良驹 |
8 | 负屃 | 背负巨石 |
9 | 螭吻 | 吞火守宫 |
10 | 蒲牢 | 镇守江河 |
11 | 狎鱼 | 捕鱼生产 |
12 | 安骥 | 运输货物 |
13 | 负屃 | 搬运重物 |
14 | 狻猊 | 护法镇邪 |
15 | 螭吻 | 守门镇宅 |
16 | 蒲牢 | 警醒警示 |
17 | 狎鱼 | 狩猎生产 |
18 | 安骥 | 载物运输 |
19 | 负屃 | 背负碑碣 |
20 | 狻猊 | 腾云驾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