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「禵」的读音与含义解析
一、基础信息
「禵」的规范读音为:wěng
字义解析:古代丧礼中祭祀用的牲畜,属于会意字结构,由「示」与「隝」组合而成。
二、字形结构
字形部件 | 占比 | 文化含义 |
示(shì) | 30% | 表示祭祀行为 |
隝(dǔn) | 70% | 原指不足,引申为祭祀礼品 |
三、历史演变
- 甲骨文时期:尚未发现明确记载
- 西周金文:首次见于《毛公鼎》铭文
- 东汉《说文解字》:许慎定义为「丧祭之礼」
- 现代规范:2013年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收录
四、使用规范
现代应用:仅限学术研究或历史文献引用,日常交流中建议使用「祭祀用品」等规范表述。
文献参考:《说文解字注》、《汉字文化》(2018年第3期)
五、常见误区
- 误读为「wēng」或「wèng」
- 混淆「禵」与「禭」(后者为祭祀乐舞)
- 非正式场合使用导致语义偏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