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健雄学术生涯与科研贡献
教育背景
李健雄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,师从著名化学家曾纪云教授。195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,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深造,1955年完成硕士学业。
主要研究方向
- 分子生物学研究
-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
- 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
- 细胞信号传导路径
代表性科研成果
研究课题 | 完成时间 | 学术价值 |
果蝇基因调控模型构建 | 1965年 | 建立首个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数据库 |
线粒体DNA复制机制 | 1978年 | 获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青年学者奖 |
端粒酶活性调控研究 | 1989年 | 推动细胞衰老研究进入分子层面 |
学术荣誉与社会职务
- 198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
- 199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(第三完成人)
- 1995-2001年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
- 199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(特聘)
学术思想与影响
李健雄提出"分子互作三原则"理论模型,强调基因调控网络中空间定位、动态平衡和时间节律的协同作用。其研究成果被收录于《分子生物学前沿》(第三卷)和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》等专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