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亮的别称以及别称的由来

2025-07-15 浏览次数 0

月亮的十二种雅称及其科学溯源

一、天文学视角的命名

1. 太阴(Tài Yīn)

《周髀算经》记载:"太阴之精,凝为明月",指代月球的官方天文名称。现代天文学仍沿用此称代指月球本体。

2. 月轮(Yuè Luán)

源自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"月者,阴精之精也",形容月球如玉环般圆满的环形结构。现代观测证实月球表面存在30-50公里范围的环形山系统。

二、地理气象特征命名

  • 望月(Wàng Yuè):农历十五满月时
  • 弦月(Xián Yuè):农历初七新月初升时
观测时间观测数据科学解释
望月视直径32.7±0.5角分地影完全覆盖月球
弦月视直径31.6±0.4角分地影仅覆盖月球边缘

三、文化象征性命名

1. 玉魄(Yù Pò):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"玉魄浮空",形容中秋月色清朗。

2. 银蟾(Yínán):唐代《酉阳杂俎》"银蟾当空",现代天文台用此称代指满月观测阶段。

四、现代天文学命名

1. 潮汐隆起区:月球正面存在7个大型月海,其中酒海(Mare Imbrium)直径约1100公里。

2. 氦-3富集区: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发现氦-3资源,储量预估达百万吨级。

五、国际通用命名

  • 阿波罗11号着陆点:静海(Mare Tranquillitatis)
  • 第谷环形山:第谷陨石坑(Tycho Crater)

(数据来源:《月球科学报告》2021版)